马塞洛·卡塔尼:与中国摄影师联合办展是绝妙主意

采用。

马塞洛·卡塔尼:与中国摄影师联合办展是绝妙主意

题:与中国摄影师联合办展是绝妙主意

——专访乌拉圭摄影师马塞洛·卡塔尼

第七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博览会日前在甘肃敦煌举行。旨在打破二元论、文化差异和国际障碍的“‘南北之光’中国·乌拉圭摄影艺术交流展”也在此亮相。中国摄影艺术家马健与乌拉圭摄影艺术家马塞洛·卡塔尼(Marcelo Cattani),向观众展示了他们对自然、人文的共同迷恋。

中乌两国摄影师联合办展有何意义?如何通过摄影艺术加强国际交流?马塞洛·卡塔尼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解答上述问题,分享他镜头里的乌拉圭和中国真实所见。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此次交流展主要展出了您的哪些代表作?您认为两国摄影师联合办展的意义何在?

在我看来,与中国摄影师联合办展是一个绝妙的主意。这并不是竞争,而是互相补充与丰富自身的过程。乌拉圭人从中国的千年文化中学习,中国朋友也可以从乌拉圭年轻而独特的文化中汲取能量。通过这样的联合展,我们能为国家之间的交流学习作出贡献。

图像具有跨越语言障碍的优势和力量。照片就是通过艺术来表达情感、情绪,就像心灵的镜子,其中的隐藏含义比展示出来的东西更多。希望观众通过自己的眼睛看到乌拉圭美丽风景的同时,也能加深对乌拉圭文化和人民的理解与欣赏。

中新社记者:近40年的摄影生涯里,您的足迹遍布世界。您镜头里的中国是怎样的?

马塞洛·卡塔尼:我们访问了北京、西安、重庆、宜昌和上海,在这五个城市拍摄了15000多张照片。我们乘坐火车游历了中国的部分地区,这些经历很美妙,因为我们的旅行不是为了旅游,而是想了解中国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日常生活。我们期待下次可以再来,访问更多的中国城市。

在北京,我们在乌拉圭艺术中心举办了展览,参观并拍摄了北京标志性景点及人物;在西安,兵马俑和回民街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在重庆,我们也举办了展览,重庆的现代感和广阔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宜昌则拥有众多自然美景、长江及其风光;上海的灯光、标志性建筑,都让这个不断发展的国际大都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我们还有很多东西想要真实记录,计划再次回到中国继续拍摄和记录影像。敦煌,它在丝绸之路上非常重要,我很想了解它,我也很希望用我的镜头去真切记录它。

中新社记者:今年7月,您的个人摄影展在北京展出,您希望向中国观众展示一个怎样的乌拉圭?关于中国作家余熙的图文作品《乌拉圭,天然至上》,与您心中的乌拉圭比较如何?

马塞洛·卡塔尼:在北京的展览达到了我的预期,展览的主旨是用一些照片来展示我们的国家是怎样的,以及我们想怎样向世界展示它。其中有一张非常有代表性的照片,一张生活在农村的人和马在同一个地方喝水的照片,这张照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爱护环境的自然国家。虽然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喝到水,但马对水的选择非常挑剔。而在乌拉圭,人和马可以在任何水道里喝水,这会让人感到惊讶和钦佩。

中新社记者:今年5月,中国雕塑家创作的关于老子和孔子的雕塑作品《问道》永立在乌拉圭首都,成为双方友谊的新见证。在中国采风期间,您对这件作品背后的哲学思想有何感受?

马塞洛·卡塔尼:我当时在蒙得维的亚参加了中国雕塑家吴为山作品《问道》的揭幕仪式。这个作品展示了中国的精神和文化,整个展览就像是孔子和老子之间进行了一场对话。我在中国人身上看到了团结、智慧,他们按照这些理念生活着。

难以置信的是,中国人如何按照孔子和老子的学说生活,我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他们的价值观中看到了这一点。也许在不知不觉中,他们每天都在运用这种人文主义哲学。同时,我还看到了道家思想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体现的。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中国之行让我们受益匪浅。

中新社记者:您曾说,“摄影是跨越障碍的语言。”当下我们还应如何通过摄影来加强国际人文交流,促进各国民众相知相亲?

马塞洛·卡塔尼:我是一名摄影师,通过影像表达一切,但不只依赖于摄影技术。我还从摄影以外的各种艺术形式,如文学、音乐等汲取灵感。艺术在传播方面具有普适性。阅读给了我很多灵感,它让我产生了图像,并设法捕捉到了观察世界的那种感觉,这也更加激发了我的创造力。

我从摄影中找到了个人观察和展示世界的方式。在我的摄影课上,我总是告诉我的学生,摄影超越了语言,摄影是世界性的。如今,我们更多的是通过图像而不是文字进行交流,因此摄影具有独特的作用,它能提高人们的认识,激发人们的情感。在我看来,当下有必要提高人们的正确认识,推广普世价值观,以此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不同文化之间的距离。

   
编辑:沐瑶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