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探2024中国制冷展:制冷暖通企业稳基强链“智拓”新赛道新业态

一排排大型制冷空调设备机组整齐陈列、AI操作系统控制下的智慧楼宇蓝灯闪烁……在4月8日—10日举行的第三十五届国际制冷、空调、供暖、通风及食品冷冻加工展览会上,逾千家海内外企业齐聚北京,秀出低碳前沿技术、先进设备及创新应用。

“从此次展会来看,数智、低碳成为中国制冷暖通产业发展新的关键词。”北京国际展览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良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无论是商用,还是民用,中国制冷暖通产业专利技术、产品质量均处于世界第一梯队。更重要的是,整个制冷暖通产业链、供应链正在重构,核心技术突破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是重要方向,企业也抓住产业发展机遇,加大布局力度,进一步稳基强链。

“制冷暖通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机遇期,涌现出很多新赛道、新业态,比如储能、热泵等。这些创新驱动的内生动力,将推动中国制冷暖通产业在向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升级过程中形成全球引领。”中国制冷学会副秘书长王从飞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抢占新赛道

最新的热泵、储能、智慧楼宇以及可再生能源技术等是企业“比拼”的重头戏,制冷暖通企业正跑入多个新赛道,并不断迭代升级产品和战略布局。

在展会上,格力发布了超高效双级永磁变频螺杆式冷水机组,实现了中小冷量冷水机组能效新突破,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空白。另外,格力模块化机组、光储空等实体设备也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

英华特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通过一系列布局,公司空调系列压缩机已经应用于轨道交通空调、数据中心及机房空调等领域。

高效、低温变频空气源热泵技术等亦成为产业链企业发力的方向。汉钟精机相关负责人表示:“热泵领域前期需要较高投入成本,但其中空气源热泵具备能效比高、运行费用低等特点,在车载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潜力,成为近年来我国制冷暖通行业发力的重要方向之一。接下来,空气源热泵业有望逐步迎来产业爆发期。”

中国节能协会数据显示,热泵产业高增速发展,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为797亿元。

建筑节能和智慧楼宇产业也呈现快速发展趋势,相关企业有望迎来亿万元的市场新蓝海。从此次参展企业来看,美的楼宇科技、海尔智慧楼宇等行业巨头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业务布局,格力则已自研楼宇智控操作系统,并逐步探索出建筑节能改造的全新生态。

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预计,2025年,我国智慧楼宇的市场规模有望超过1.6万亿元,行业增长空间广阔。

加速稳基强链

“制冷产品正在从能源消费者向能源转换和储存者的角色转变。低碳化、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刻影响着制冷暖通行业的转型发展。”王从飞说。

从此次展会呈现出的欣欣向荣景象已可窥见一二。比如,产业链上游制冷剂、压缩机、换热器、半导体等领域企业加快布局新型技术并展示成果,下游巨头集中攻坚并掌握最新热泵、电器、储能系统、机器人等核心技术,加速夯实根基强健链条。

目前,格力电器已完成从产销地预冷到冷链运输、再到零售终端的全冷链产品的开发布局。

欧凌科技一位相关人士对记者透露,公司的压缩机机组已经应用于医疗科研、预制菜食品加工、速冻隧道等多个领域。今年以来,海外市场需求旺盛,公司目前正在向产业链上下游、多个国家及地区拓展市场。

另有多家电控、阀件等领域企业称,正在积极引入环保材料。春木制冷等企业也在加快构建制冷剂等回收产业链。

王从飞表示:“产业链企业正加速稳基强链,中国制冷暖通产业链日益完善、创新能力日趋提升,也吸引国内外企业关注和洽谈采购。”

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

中国制冷暖通产业规模大、环节多,创新技术及产品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升能效、降低能耗,成为制冷暖通产业企业共同面对的挑战。

王从飞表示,行业的发展方向已经明确,热泵将成为热量的主要制备者,制冷技术将在零碳燃料、电力系统的储能和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产业链企业要围绕新赛道进行布局,围绕如何将热转化为能源进行自研,提高利用率及能效。

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加快布局未来产业,标准统一、资金支持亦是重要保障。在张志良看来,下一步,行业仍需统一标准,并引导更多资金流入到成果转化上来。制冷暖通产业上市公司纷纷提前在新技术领域布局,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竞争机制在发展未来产业中的积极作用,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基础和长期支撑。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认为,面对更多前沿技术和科技的探索和应用,制冷暖通业要加速产业变革,企业应紧紧抓住这一契机,继续深化科技引擎作用,驱动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编辑:宋元明清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相关推荐